雙曲線(複數形式為“hyperbolas”;Gray 1997, p. 45)是一個 圓錐截面,定義為所有點 在 平面 內的 軌跡,這些點到兩個固定點(焦點
和
)的距離
和
之差的絕對值,這兩個固定點相距
,是一個給定的 正 常數
,
|
(1)
|
(Hilbert 和 Cohn-Vossen 1999, p. 3)。令點 落在左側
-截距上,則要求
|
(2)
|
因此常數由 給出,即
-截距之間的距離(上圖左側)。雙曲線具有一個重要的性質:從一個 焦點
發出的光線,以某種方式反射,使得出射路徑沿著從另一個 焦點 穿過交點的直線(上圖右側)。
等軸雙曲線 的特殊情況,對應於離心率 的雙曲線,最早由 Menaechmus 研究。歐幾里得和阿里斯泰俄斯寫了關於一般雙曲線的文章,但只研究了它的一支。雙曲線的現名由阿波羅尼奧斯給出,他是第一個研究雙曲線兩支的人。焦點 和 圓錐曲線準線 由帕普斯考慮(MacTutor 檔案館)。雙曲線是逃逸軌跡上物體的軌道形狀(即具有正能量的物體),例如一些彗星,圍繞一個固定質量的物體,例如太陽。
|
|
|
雙曲線可以透過連線剛性杆 的自由端
來構造,其中
是一個 焦點,另一個 焦點
用繩子
連線。當杆
繞
旋轉,並且
保持緊貼杆(即位於杆上)時,
的 軌跡 是雙曲線的一個分支(上圖左側;Wells 1991)。阿波羅尼奧斯定理指出,對於在點
與雙曲線相切,並在點
和
與漸近線 相交 的線段,則
是常數,且
(上圖右側;Wells 1991)。
設雙曲線上的點 的笛卡爾座標為
,則雙曲線的定義
給出
|
(3)
|
重新排列並完成平方項得到
|
(4)
|
兩邊同時除以 得到
|
(5)
|
與 橢圓 的定義類比,定義
|
(6)
|
因此,半長軸 平行於 x 軸,半短軸
平行於 y 軸 的雙曲線方程由下式給出:
|
(7)
|
或者,對於中心在點 而不是
的情況,方程為:
|
(8)
|
與 橢圓 不同,雙曲線沒有點實際位於 半短軸 上,而是比率 決定了雙曲線的垂直縮放。離心率
(總是滿足
)定義為:
|
(9)
|
在雙曲線的標準方程中,中心位於 ,焦點 位於
,頂點位於
。所謂的 漸近線 (在上圖中以虛線顯示)可以透過將通用方程 (8) 右側的 1 替換為 0 找到:
|
(10)
|
因此,斜率 為 。
的特殊情況(上圖左側)被稱為 等軸雙曲線,因為 漸近線 是 互相垂直 的。
雙曲線也可以定義為點的 軌跡,這些點到 焦點 的距離與到垂直線
(稱為 圓錐曲線準線)的水平距離成比例,其中比例
。設
為比例,
為準線到中心的距離,則
|
(11)
| |||
|
(12)
|
其中 因此僅僅是 離心率
。
像非圓形 橢圓 一樣,雙曲線有兩個不同的 焦點 和兩個相關的 圓錐曲線準線,每個 圓錐曲線準線 都 垂直於 連線兩個焦點的直線 (Eves 1965, p. 275)。
雙曲線的 焦引數 為
|
(13)
| |||
|
(14)
| |||
|
(15)
|
|
(16)
|
|
(17)
|
如上圖所示。
|
(18)
|
雙曲線右支的 引數方程 由下式給出:
|
(19)
| |||
|
(20)
|
其中 是 雙曲餘弦,
是 雙曲正弦,它們覆蓋了雙曲線的右支。
覆蓋雙曲線兩個分支的引數表示為
|
(21)
| |||
|
(22)
|
其中 ,在
處不連續。上述引數化的 弧長、曲率 和 切線角 為
|
(23)
| |||
|
(24)
| |||
|
(25)
|
其中 是 第二類橢圓積分。
雙曲線的 特殊仿射曲率 為
|
(26)
|
包含固定在三維空間中的 橢圓 的可變 圓錐 的頂點的 軌跡 是透過 橢圓 的 焦點 的雙曲線。此外,包含該雙曲線的 圓錐 的頂點的 軌跡 是原始 橢圓。此外,橢圓 和雙曲線的 離心率 互為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