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值的算術平均數通常被稱為“平均數”或“平均值”。 給定一組樣本 ,算術平均數是
|
(1)
|
它可以使用 Wolfram 語言 計算,使用方法是Mean[list].
算術平均數是 的特殊情況,即 冪平均,並且是 畢達哥拉斯平均數 之一。
當被視為底層分佈均值的估計量(稱為 總體均值)時,樣本 的算術平均數稱為 樣本均值。
對於 連續 分佈函式,總體的算術平均數,表示為 ,
,
,或
,並稱為分佈的 總體均值,由下式給出
|
(2)
|
|
(3)
|
算術平均數滿足
|
(4)
|
|
(5)
|
和
|
(6)
|
如果 和
是 獨立統計量。“樣本均值”,即從統計樣本估計的均值,是總體均值的 無偏估計量。
Hoehn 和 Niven (1985) 表明
|
(7)
|
對於任何常數 。 對於正引數,算術平均數滿足
|
(8)
|
其中 是 幾何平均數,
是 調和平均數 (Hardy et al. 1952, Mitrinović 1970, Beckenbach and Bellman 1983, Bullen et al. 1988, Mitrinović et al. 1993, Alzer 1996)。 這可以如下所示。 對於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當且僅當 iff 時等號成立。 為了證明不等式的第二部分,
|
(14)
|
|
(15)
|
|
(16)
|
當且僅當 iff 時等號成立。 結合 (◇) 和 (◇) 得到 (◇)。
給定 個獨立的隨機 正態分佈 變數
,每個變數都具有 總體均值
和 方差
,
|
(17)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
|
(22)
|
因此,樣本均值是總體均值的 無偏估計量。 然而, 的分佈取決於樣本大小。 對於大樣本,
近似於 正態分佈。 對於小樣本,應使用 學生t分佈。
樣本均值的 方差 與分佈無關,由下式給出
|
(23)
| |||
|
(24)
| |||
|
(25)
| |||
|
(26)
| |||
|
(27)
|
對於小樣本,樣本均值是 總體均值 比 統計中位數 更有效的估計量,並且大約小 (Kenney 和 Keeping 1962, p. 211)。 在這裡,如果一個機率分佈引數的估計量比另一個估計量具有更小的 方差,則稱該估計量更有效。 在這種情況下,樣本均值的方差通常小於樣本中位數的方差。 兩個估計量的相對效率是此方差的比率。
一個通常近似成立的通用表示式是
|
(28)
|
(Kenney 和 Keeping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