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錐是以一個面(稱為“底面”)為多邊形,所有其他面為三角形,並在一個公共多邊形頂點(稱為“頂點”)處相交的多面體。直稜錐是指底面質心與頂點的連線垂直於底面的稜錐。正稜錐是指底面為正多邊形的直稜錐。對於邊正稜錐(表示為
),只有當
、4、5 時,才可能以等邊三角形作為側面。這些分別對應於正四面體、正方稜錐和正五稜錐。
上面展示了 n=3 到 7 的規範 -稜錐。
上面的圖示展示了規範 -稜錐及其對偶體。可以看出,這些稜錐是自對偶的,這與稜錐的骨架(輪圖)是自對偶圖的事實相符。中心半徑為單位長度且中心位於原點的規範
-稜錐具有正多邊形底面外接圓半徑
|
(1)
|
並且底面和頂點的高度分別為
|
(2)
| |||
|
(3)
|
給出整體高度
|
(4)
|
|
(5)
| |||
|
(6)
| |||
|
(7)
| |||
|
(8)
|
上面展示了 n=3, 4, ..., 10 的規範 -雙稜錐的網格。規範
-稜錐的面是等腰三角形,其角度為
|
(9)
| |||
|
(10)
|
任意稜錐都具有單一的橫截面形狀,其長度隨高度線性縮放。因此,橫截面的面積隨高度二次方縮放,從底面 () 的
減小到頂點(假設位於高度
處)的 0。因此,高於底面高度
處的面積由下式給出
|
(11)
|
因此,無論底面形狀或頂點相對於底面的位置如何,稜錐的體積都由下式給出
|
(12)
| |||
|
(13)
| |||
|
(14)
|
因此,底面是邊長為 的正
邊形的稜錐的體積為
|
(15)
|
用底面外接圓半徑表示,得到
|
(16)
|
(Lo Bello 1988, Gearhart 和 Schulz 1990)。
|
(17)
|
|
(18)
|
將兩個稜錐底面相接會得到一個雙稜錐,也稱為雙角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