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arch

三次曲線


三次曲線是代數曲線,其曲線階數為 3。在 K 上的代數曲線是一個方程 f(X,Y)=0,其中 f(X,Y) 是關於 XY多項式,其係數K 中,並且 f 的次數是其各項(單項式)的最大次數。

例子包括 丟克勒斯蔓葉線德·斯呂茲蚌線笛卡爾葉形線馬克勞林三等分線馬耳他十字曲線直角螺線半立方拋物線蛇形線契爾恩豪森三次曲線阿涅西的女巫,以及 橢圓曲線,例如 莫德爾曲線奧喬亞曲線

牛頓證明了所有的三次曲線都可以透過五個發散三次拋物線的投影生成。牛頓對三次曲線的分類出現在約翰·哈里斯於 1710 年在倫敦出版的Lexicon Technicum中的“曲線”章節中。牛頓還將所有三次曲線分為 72 種類型,遺漏了其中的六種。此外,他還表明,任何三次曲線都可以透過 橢圓曲線 的適當投影獲得

 y^2=ax^3+bx^2+cx+d,
(1)

其中投影是雙有理變換,並且一般三次曲線也可以寫成

 y^2=x^3+ax+b.
(2)

牛頓的第一類是形式為的方程

 xy^2+ey=ax^3+bx^2+cx+d.
(3)

這是最難的情況,包括 蛇形線 作為子情況之一。第三類是

 ay^2=x(x^2-2bx+c),
(4)

這被稱為牛頓發散拋物線。牛頓的第 66 條曲線是 牛頓三叉線。尤拉批評牛頓對三次曲線的分類,因為它缺乏普遍性。普呂克後來給出了更詳細的分類,共有 219 種類型。

九個關聯點定理指出,任何經過兩條給定三次曲線的九個交點中的八個的三次曲線,都自動經過第九個交點(Evelyn et al. 1974, p. 15)。

Cubic

選擇一個點 P,並繪製曲線在 P 處的切線。將這條切線與曲線相交的點稱為 Q。繪製另一條切線,並將與曲線的交點稱為 R。每條三次曲線都具有以下性質,在上面的標記圖中,面積之間存在關係:

 B=16A
(5)

(Honsberger 1991)。


另請參閱

凱萊-巴赫拉赫定理, 三次方程, 橢圓曲線, 九個關聯點定理, 二次曲線, 五次曲線, 六次曲線, 三角形三次曲線

使用 探索

參考文獻

Evelyn, C. J. A.; Money-Coutts, G. B.; and Tyrrell, J. A. The Seven Circles Theorem and Other New Theorems. London: Stacey International, p. 15, 1974.Honsberger, R. More Mathematical Morsels. Washington, DC: Math. Assoc. Amer., pp. 114-118, 1991.Newton, I. Mathematical Works, Vol. 2.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 Corp., pp. 135-161, 1967.Wall, C. T. C. "Affine Cubic Functions III." Math. Proc. Cambridge Phil. Soc. 87, 1-14, 1980.Westfall, R. S. Never at Rest: A Biography of Isaac Newt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Yates, R. C. "Cubic Parabola." A Handbook on Curves and Their Properties. Ann Arbor, MI: J. W. Edwards, pp. 56-59, 1952.

在 中被引用

三次曲線

請引用為

Weisstein, Eric W. "Cubic Curve." 來自 Web 資源。 https://mathworld.tw/CubicCurve.html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