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滲流理論領域中,“滲流閾值”一詞用於表示機率,該機率“標誌著”在特定模型中無限連通分量(即滲流)的“到來”(Grimmett 1999)。滲流閾值通常用 表示,有時也稱為該模型的臨界現象。
人們特別關注機率 ,包括低於和高於滲流閾值的機率;滿足
的滲流模型稱為亞臨界滲流,而滿足
的模型稱為超臨界滲流。由於這種區別,值
有時也稱為模型的相變,因為它標誌著亞臨界相
和超臨界相
之間精確的過渡點。請注意,根據定義,亞臨界滲流模型必然缺乏無限連通分量,而超臨界模型始終包含至少一個這樣的分量。
大量文獻致力於識別多種模型中的滲流閾值,事實上,幾乎所有強調特定滲流模型的文獻都這樣做,目的是研究和呈現與該模型的滲流閾值相關的資訊。
在某些“表現良好”的點陣上的離散滲流理論中,這個概念得到了特別深入的研究。在這種情況下,滲流閾值是必須填充的晶格點的比例,以便在兩側之間建立最近鄰的連續路徑。
下表取自 Stauffer 和 Aharony (1992, p. 17)。標有星號 (*) 的條目具有已知的精確解。
| 晶格 | ||
| 立方(體心) | 0.246 | 0.1803 |
| 立方(面心) | 0.198 | 0.119 |
| 立方(簡單) | 0.3116 | 0.2488 |
| 金剛石 | 0.43 | 0.388 |
| 蜂窩 | 0.6962 | 0.65271* |
| 4-超立方 | 0.197 | 0.1601 |
| 5-超立方 | 0.141 | 0.1182 |
| 6-超立方 | 0.107 | 0.0942 |
| 7-超立方 | 0.089 | 0.0787 |
| 正方形 | 0.592746 | 0.50000* |
| 三角形 | 0.50000* | 0.34729* |
精確已知的值包括
|
(1)
| |||
|
(2)
| |||
|
(3)
| |||
|
(4)
|
確定其他滲流閾值的精確表示式,包括正方形位點滲流的閾值,仍然是一個未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