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十面體,不要與大icosidodecahedron或大icosicosidodecahedron混淆,是開普勒-泊松多面體,其對偶是大星形十二面體。它也是 Maeder 索引為 53 (Maeder 1997)、Wenninger 索引為 41 (Wenninger 1989)、Coxeter 索引為 69 (Coxeteret al.1954) 和 Har'El 索引為 58 (Har'El 1993) 的均勻多面體。它具有Schläfli 符號 和Wythoff 符號
。
大二十面體可以從邊長為單位長度的二十面體構建,方法是取 20 組頂點,這些頂點彼此間隔距離 ,即黃金比例。因此,該實體由 20 個等邊三角形組成。它們的排列方式的對稱性使得所得實體包含 12 個五角星。
|
|
| |
|
|
|
|
最容易構建大二十面體的方法是,從相應的網格(左上圖)構建一個“壓扁的”十二面體(右上圖)。然後,使用左下圖所示的網格,構建 12 個五角星錐體(中下圖),並將它們貼在凹坑中(右下圖)。Cundy 和 Rollett (1989, pp. 98-99) 給出了這種構建方法。如果十二面體的邊長為單位長度,則五角星錐體的高度(在十二面體面之上)由求解五角錐體的邊長方程給出
|
(1)
|
其中 ,得到
|
(2)
|
然後,從十二面體的中心到錐體頂點的距離由下式給出
|
(3)
|
大二十面體的骨架與二十面體圖同構。
上面的插圖顯示了一個大二十面體的紙雕。模型的每個面平面都是不同的顏色,但成對的平行面使用相同的顏色。該模型由 180 個部件製成。
五角星錐體的尺寸可以透過檢查大二十面體的三角形截面來確定。在這個三角形中,每條邊都按比例 分割,並如圖所示繪製線條。然後,左側和右側的淺色陰影部分對應於兩個錐體的側面,中心陰影部分是前兩個錐體之間錐體的“唇”。此外,圖中的填充部分對應於刻在大二十面體中的二十面體的一個面。在上面圖形的符號中,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由邊長為單位長度的十二面體構建的大二十面體的邊長(其中邊被解釋為在面平面相交處斷開)由下式給出
|
(9)
| |||
|
(10)
| |||
|
(11)
| |||
|
(12)
|
它的外接球半徑是
|
(13)
|
|
(14)
| |||
|
(15)
| |||
|
(16)
|
大二十面體的凸包是一個正二十面體,二十面體的對偶是十二面體,所以大二十面體的對偶是十二面體星狀體之一 (Wenninger 1983, p.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