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稜立方體,也稱為 cubus simus (開普勒 1619, Weissbach 和 Martini 2002) 或扭稜立方八面體,是一種阿基米德立體,具有 38 個面(32 個三角形和 6 個正方形)、60 條邊和 24 個頂點。它是一種手性立體,因此具有兩種對映異構形式,分別稱為 laevo(左手)和 dextro(右手)。上面展示了一個 laevo 扭稜十二面體,以及一個線框版本和一個可用於其構建的網格。
它也是 Maeder 索引為 12 (Maeder 1997)、Wenninger 索引為 17 (Wenninger 1989)、Coxeter 索引為 24 (Coxeter 等人 1954) 和 Har'El 索引為 17 (Har'El 1993) 的均勻多面體。它具有 Schläfli 符號 和 Wythoff 符號
。
上面展示了扭稜立方體的一些對稱投影。
它在 Wolfram 語言中實現為UniformPolyhedron["SnubCube"]. 預計算屬性可作為PolyhedronData["SnubCube", 屬性].
tribonacci 常數 與扭稜立方體的度量屬性密切相關。
|
(1)
| |||
|
(2)
|
和扭轉角
|
(3)
| |||
|
(4)
| |||
|
(5)
| |||
|
(6)
|
這裡,符號 表示多項式根,
是 tribonacci 常數。
上面展示了兩個對映異構體相互疊加的吸引人的對偶。
對於單位邊長的扭稜立方體,其對偶和實體的中半徑 以及外接球半徑
由下式給出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從中心到三角形和正方形面質心的距離由以下方程的唯一正根給出
|
(14)
| |||
|
(15)
| |||
|
(16)
| |||
|
(17)
|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邊長為 1 的扭稜立方體的表面積是
|
(22)
|
體積 由下式給出
|
(23)
| |||
|
(24)
| |||
|
(25)
| |||
|
(26)
| |||
|
(27)
|
二面角是
|
(28)
| |||
|
(29)
| |||
|
(30)
| |||
|
(31)
| |||
|
(32)
| |||
|
(33)
| |||
|
(34)
| |||
|
(35)
| |||
|
(36)
| |||
|
(37)
|
邊從中心 subtend 的角度是
|
(38)
| |||
|
(39)
| |||
|
(40)
| |||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