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六方密堆積中,球體層以交替層中的球體彼此重疊的方式堆積。與立方密堆積一樣,每個球體都被其他 12 個球體包圍。取 13 個這樣的球體的集合,得到如上所示的簇。連線外部 12 個球體的中心會得到 Johnson 固體 ,即三角正雙圓柱體(triangular orthobicupola)(Steinhaus 1999,pp. 203-205;Wells 1991,p. 237)。
六方密堆積必須提供與立方密堆積相同的堆積密度,因為滑動一層球體不會影響它們佔據的體積。為了驗證這一點,構建一個包含三層六方晶胞的三維圖(Steinhaus 1999,pp. 203-204)。頂部和底部都包含六個 -球體和一個半球。因此,這兩行中的球體總數為
|
(1)
|
中間行中球體的體積不能簡單地用幾何方法計算。然而,對稱性要求切掉的球體部分恰好被另一側的額外部分平衡。因此,中間層有三個球體,總共六個,總體積為
|
(2)
|
晶胞的底面是由六個邊長為 的等邊三角形組成的規則六邊形。因此,晶胞底面積為
|
(3)
|
高度與邊長為 的兩個四面體的高度相同,因此
|
(4)
|
得到
|
(5)
|
(Conway 和 Sloane 1993,pp. 7 和 9)。既然開普勒猜想已經成立,六方密堆積和立方密堆積(兩者的堆積密度均為 )被認為是等徑球體最密集的堆積方式。
如果我們實際上想要計算六邊形稜柱內部和外部球體的體積,我們可以使用球冠方程來獲得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
如果允許以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六方晶格堆積的球體均勻膨脹直到彼此接觸,它們將分別形成立方體、六稜柱和菱形十二面體。特別是,如果面心立方堆積的球體膨脹直到填滿間隙,它們會形成一個實心菱形十二面體(上圖左),如果六方密堆積的球體膨脹,它們會形成第二個不規則十二面體,由六個菱形和六個梯形組成(上圖右;Steinhaus 1999,p. 206),稱為偏方面菱形十二面體。後者可以透過將前者切成兩半並將兩半彼此旋轉 來獲得。旋轉後的十二面體的短邊和長邊的長度分別是菱形面長度的 2/3 和 4/3 倍。 菱形十二面體和偏方面菱形十二面體都是空間填充多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