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變張量,用下標表示(例如,
)是一種張量,具有特定的變換性質。一般來說,這些變換性質與逆變張量的變換性質不同。
為了檢驗協變張量的變換性質,首先考慮梯度
 |
(1)
|
為此
 |
(2)
|
其中
。現在讓
 |
(3)
|
那麼任何一組量
,其變換規則為
 |
(4)
|
或者,定義
 |
(5)
|
按照
 |
(6)
|
是一個協變張量。
逆變張量是一種變換性質不同的張量,用
表示。為了將逆變張量
轉換為協變張量
(降指標),使用度量張量
寫作
 |
(7)
|
協變和逆變指標可以同時用於混合張量。
在歐幾里得空間中,更一般地,在平坦黎曼流形中,可以找到一個座標系,其中度量張量是常數,等於克羅內克 delta
 |
(8)
|
因此,升降指標是平凡的,因此協變張量和逆變張量具有相同的座標,可以被等同。這樣的張量被稱為笛卡爾張量。
對於平坦偽黎曼流形(如閔可夫斯基空間)也存在類似的結果,協變張量和逆變張量可以被等同。然而,升降指標會改變張量時間分量的符號,因為閔可夫斯基度量中存在負特徵值。
另請參閱
笛卡爾張量,
逆變張量,
四維向量,
降指標,
洛倫茲張量,
度量張量,
混合張量,
張量
本條目的部分內容由 Manuel F. González Lázaro 貢獻
使用 探索
參考文獻
Arfken, G. "Noncartesian Tensors, Covariant Differentiation." §3.8 in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Physicists, 3rd ed.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pp. 158-164, 1985.Lichnerowicz, A. Elements of Tensor Calculus. New York: Wiley, 1962.Morse, P. M. and Feshbach, H. Method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Part I. New York: McGraw-Hill, pp. 44-46, 1953.Weinberg, 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New York: Wiley, 1972.在 中被引用
協變張量
請引用為
Lázaro, Manuel F. González 和 Weisstein, Eric W. "Covariant Tensor." 來自 網路資源。 https://mathworld.tw/CovariantTensor.html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