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 -角反稜柱是由相同的頂部和底部
-角面組成的多面體,其周邊由帶狀的
個具有交替上下方向的三角形構成。
如果頂部和底部面是正 -邊形,彼此在垂直於多邊形平面的方向上錯位,並且彼此相對旋轉
度角,則該反稜柱被稱為直立反稜柱,其面是等邊三角形。
均勻或等邊反稜柱,有時簡稱為“反稜柱”(例如,Cromwell 1997,第 85 頁)是由兩個正 -邊形和
個等邊三角形構成的半正多面體,其中
-邊形彼此相對旋轉
度角,並在垂直方向上分隔開,使得連線頂部和底部
-邊形的三角形邊與
-邊形的邊長相同。 這樣的反稜柱具有最高的對稱性,並且它們的網格特別簡單,由頂部和底部的兩個
-邊形組成,中間由一條
個等邊三角形的帶狀區域分隔,兩個
-邊形偏移了一個帶狀區域的段長。
邊長為 的正
-邊形的弓形高為
|
(1)
|
設 為直立反稜柱頂部和底部底面距離為
時的側稜長度,則
|
(2)
|
因此
|
(3)
|
對於等邊反稜柱 ,因此求解
得到
|
(4)
|
考慮高度為 和底面外接圓半徑為
的單位等邊反稜柱。 則外接圓半徑
由下式給出
|
(5)
| |||
|
(6)
|
其中
|
(7)
|
是其中一個底面的外接圓半徑。
正四面體可以被認為是退化的 2-等邊反稜柱,而高度為 (邊長為
)的 3-等邊反稜柱就是正八面體。 然後,對於
, 4, ... 產生等邊反稜柱的前幾個高度
是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直立 -角反稜柱的表面積為
|
(13)
| |||
|
(14)
| |||
|
(15)
|
對於等邊反稜柱,這簡化為
|
(16)
|
然後,, 4, ... 的等邊反稜柱的表面積為
|
(17)
|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為了找到直立反稜柱的體積,按照上圖示記頂點。 然後,向量 和
由下式給出
|
(22)
| |||
|
(23)
|
因此,到一個側面平面的法線是
|
(24)
|
單位法線是
|
(25)
|
頂點在中心,底面是由 和
確定的三角形的金字塔的高度,由從原點到平面上一點的向量在法線上的投影給出,
|
(26)
| |||
|
(27)
| |||
|
(28)
| |||
|
(29)
|
因此,以側面為底面的 個金字塔的總體積是
|
(30)
| |||
|
(31)
|
對於等邊反稜柱的情況,代入上面的 得到
|
(32)
|
以上下表面為底面的兩個金字塔貢獻的體積為
|
(33)
| |||
|
(34)
|
再次使用上面的 並結合這兩個體積,得到等邊反稜柱的總體積為
|
(35)
|
因此,前幾個等邊反稜柱的體積由下式給出
|
(36)
| |||
|
(37)
| |||
|
(38)
| |||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