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arch

超正方體


TesseractProjection

超正方體是 超立方體R^4 中,也稱為 8-胞體或八面體胞。它具有 施萊夫利符號 {4,3,3},以及 頂點 (+/-1,+/-1,+/-1,+/-1)。上圖顯示了超正方體在三維空間中的投影 (Gardner 1977)。超正方體由 8 個立方體組成,每條邊有 3 個立方體,因此具有 16 個頂點、32 條邊、24 個正方形和 8 個 立方體。它是六個正則多胞形之一。

超正方體有 261 個不同的網 (Gardner 1966, Turney 1984-85, Tougne 1986, Buekenhout and Parker 1998)。

在馬德琳·英格的小說時間的皺摺中,故事中的人物使用超正方體穿越時間和空間。這本書實際上使用超正方體的概念來表示第五維度,而不是四維物體(並且還使用“tesser”這個詞來指代從一個三維空間/世界到另一個三維空間/世界的移動)。

在羅伯特·J·索耶的科幻小說分解人類中,地球上的人類使用超正方體進入第四維度,並與圍繞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A 執行的行星上的另一個文明取得聯絡。超立方體最初以一系列連線的三維立方體的形式存在,這些立方體代表一個已展開的超立方體。以某種特定方式重新摺疊立方體會導致超立方體在 4 維中重新形成。

在約翰·邁頓的戲劇半衰期中,其中一個角色(一位年邁的數學家)用冰棒棍構建了一個超正方體(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超正方體的投影)。在電視劇數字追兇第一季的劇集“狂暴”中,主角數學家查理·埃普斯發現了他小時候用冰棒棍搭建的超正方體(投影)。


另請參閱

立方體, 超立方體, 魔方超正方體, 多胞形, 單形, 超正方體圖

使用 探索

參考文獻

Buekenhout, F. and Parker, M. "維度 <=4 的正則凸多胞形的網的數量。" Disc. Math. 186, 69-94, 1998.Coxeter, H. S. M. 正則多胞形,第 3 版。 New York: Dover, p. 123, 1973.Dewdney, A. K. "計算機娛樂:一個旋轉超立方體的程式誘發四維痴呆。" Sci. Amer. 254, 14-23, Apr. 1986.Fischer, G. (Ed.). Plate 4 in 大學和博物館藏品中的數學模型,圖冊。 Braunschweig, Germany: Vieweg, p. 5, 1986.Gardner, M. "數學遊戲:是否有可能視覺化四維圖形?。" Sci. Amer. 214, 138-143, Nov. 1966.Gardner, M. "超立方體。" Ch. 4 in 數學嘉年華:來自《科學美國人》的難題和謎題的新彙編。 New York: Vintage Books, pp. 41-54, 1977.Geometry Center. "超正方體(或超立方體)。" http://www.geom.umn.edu/docs/outreach/4-cube/.L'Engle, M. 時間的皺摺。 Yearling, 1973.Sawyer, R. 分解人類。 New York: Orb Books, 2004.Smith, H. J. "超正方體:觀察四維空間。" http://www.geocities.com/hjsmithh/WireFrame4/tesseract.html.Tougne, P. "一個多面體可以有多少個網?" Pour la Science, pp. 99-103, May 1986.Turney, P. D. "展開超正方體。" J. Recr. Math. 17, No. 1, 1-16, 1984-85.Weimholt, A. "超正方體展開圖。" http://www.weimholt.com/andrew/tesseract.html.

在 中被引用

超正方體

請引用為

Weisstein, Eric W. "超正方體。" 來自 Web 資源。 https://mathworld.tw/Tesseract.html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