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arch

頂點割


頂點割,也稱為頂點割集或分離集(West 2000,第 148 頁),是連通圖 G 的頂點集 S subset= V(G) 的子集,使得 G-S 具有多於一個連通分量。換句話說,頂點割是連通圖的頂點子集,如果移除(或“割掉”)該子集——連同任何關聯的邊——則會斷開該圖的連線(即,形成一個非連通圖)。

連通圖中,大小為 1 的頂點割集對應於割點

給定連通圖 G 中最小大小的頂點割稱為最小頂點割,可以使用 Wolfram 語言中的函式找到FindVertexCut[G]。

連通圖 G最小頂點割的大小給出了頂點連通度 kappa(G)。然而,由於完全圖沒有頂點割(即,沒有頂點的子集,移除後會使完全圖斷開連線),因此需要一個約定來為其分配頂點連通度。對於完全圖 K_n,讓頂點連通度 kappa(K_n)=n-1 的約定允許大多數關於連通性的通用結果在完全圖上保持有效(West 2001,第 149 頁)。

具有頂點數 |G|連通圖 G 中頂點割的數量與連通(非空)頂點匯出子圖的數量有關,關係如下

 |vertexcuts|=2^(|G|)-|connectedinducedsubgraphs|-1.

對於不一定連通的圖,圖 G 的頂點割是一個頂點集 S,使得 G-S 具有比 G 更多的連通分量(Gross 和 Yellen 2006,第 81 頁)。


另請參閱

割點, 非連通圖, 邊割, 圖的堅韌度, k-連通圖, 最小頂點割, 頂點連通度

使用 探索

參考文獻

Gross, J. T. 和 Yellen, J. 圖論及其應用,第 2 版。 Boca Raton, FL: CRC Press, 2006。Skiena, S. 離散數學實現:組合數學和圖論與 Mathematica。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90。West, D. B. 圖論導論,第 2 版。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第 149 頁,2000。

請引用為

Weisstein, Eric W. “頂點割。” 來自 Web 資源。 https://mathworld.tw/VertexCut.html

學科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