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表示通常的 雙對數函式,那麼有兩種變體被稍微不同的歸一化,都稱為羅傑斯
-函式(Rogers 1907)。Bytsko (1999) 定義
|
(1)
| |||
|
(2)
|
(他稱之為“the” 雙對數函式),而 Gordon 和 McIntosh (1997) 以及 Loxton (1991, p. 287) 將羅傑斯 -函式定義為
|
(3)
| |||
|
(4)
| |||
|
(5)
|
函式 滿足簡潔的 反射關係
|
(6)
|
(Euler 1768),以及 阿貝爾函式方程
|
(7)
|
(Abel 1988, Bytsko 1999)。 阿貝爾倍乘公式 對於 從 阿貝爾函式方程 得出,並由下式給出
|
(8)
|
該函式具有漂亮的 級數
|
(9)
|
(Lewin 1982;Loxton 1991,p. 298)。
用 表示,眾所周知的雙對數函式恆等式變為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Loxton 1991,pp. 287 和 289;Bytsko 1999),其中 。
Khoi (2014) 給出了恆等式
|
(15)
|
其中 是 黃金比例 (Khoi 2014, Campbell 2021)。
數字 滿足
|
(16)
|
對於某些 值,被稱為 L-代數數。Loxton (1991,p. 289) 給出了一系列具有有理係數的恆等式
|
(17)
|
而不是整數,其中 是一個 有理數,其修正和擴充套件版本總結在下表中。在該表中,多項式
表示
的實根。可以使用 整數關係 演算法找到更多類似的恆等式。
| 1 | 1 | 1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3 | ||
| 1 | ||
| 2 | ||
| 3 | ||
| 1 | ||
| 2 | ||
Bytsko (1999) 給出了額外的恆等式
|
(18)
| |
|
(19)
| |
|
(20)
| |
|
(21)
| |
|
(22)
| |
|
(23)
| |
|
(24)
| |
|
(25)
| |
|
(26)
|
其中
|
(27)
| |||
|
(28)
| |||
|
(29)
|
其中 是
|
(30)
|
的正根, 和
是
|
(31)
|
的實根。這裡,(◇) 和 (◇) 是 沃森恆等式 的特殊情況,而 (◇) 是 阿貝爾倍乘公式 的特殊情況,其中 (Gordon 和 McIntosh 1997, Bytsko 1999)。
Rogers (1907) 獲得了 變數中的雙對數函式恆等式,其中有
項,當
時簡化為尤拉恆等式,當
時簡化為 阿貝爾函式方程 (Gordon 和 McIntosh 1997)。對於
,它等價於
|
(32)
|
其中
|
(33)
| |||
|
(34)
|
(Gordon 和 McIntosh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