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berg 多面體是由 Goldberg (1937) 首次描述,Hart (2013) 更詳細分類的凸多面體,其每個面都是正五邊形或正六邊形,每個頂點處都恰好有三個面相交,並且旋轉對稱性與正二十面體相同。
Goldberg 多面體可以用平面等邊(但不一定是等角)面構成,但通常情況下,相應的頂點並不位於球面上(即,該實體沒有外接球)。
在 Hart (2013, p. 126) 的 記號中,正整數
和
表示五邊形到五邊形的“60 度騎士步法”,意思是首先在一個方向上走
步,然後向左轉
度,再走
步。下表總結了一些特殊情況。
I 型富勒烯(同構於 骨架的 -Goldberg 多面體)和 II 型富勒烯(同構於 骨架的
-Goldberg 多面體)在 Wolfram 語言中實現為BuckyballGraph[n,"I"] 和BuckyballGraph[n,"II"],分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