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倫茲變換是一種四維變換
 |
(1)
|
所有 四維向量
均滿足該變換,其中
是所謂的洛倫茲張量。洛倫茲張量受以下條件約束
 |
(2)
|
其中
是閔可夫斯基度規(Weinberg 1972,第 26 頁;Misner et al. 1973,第 68 頁)。
這裡,張量指標的取值範圍為 0、1、2、3,其中
是時間座標,
是空間座標,並且使用愛因斯坦求和約定對重複指標求和。存在多種約定,但 Weinberg (1972) 常用的約定是將光速
簡化為 1 以簡化計算,並允許將
簡單地寫成
表示
。閔可夫斯基空間
中的洛倫茲變換群被稱為洛倫茲群。
在洛倫茲變換下不變的四維空間中的元素
被稱為洛倫茲不變數;示例包括標量、
形式的元素以及兩個事件之間的間隔
(Thorn 2012)。
請注意,雖然一些作者(例如,Weinberg 1972,第 26 頁)使用術語“洛倫茲變換”來指代非均勻變換
 |
(3)
|
其中
是常數張量,但這種形式變換的首選術語是龐加萊變換(Misner et al. 1973,第 68 頁)。相應的龐加萊變換群被稱為龐加萊群。
在狹義相對論理論中,洛倫茲變換取代了伽利略變換,成為在以恆定速度相對於彼此運動的參考系之間的有效變換定律。洛倫茲變換之所以能發揮這一重要作用,是因為它保持了所謂的固有時間
不變。(這裡使用約定
。)要理解這一點,請注意
(Weinberg 1972,第 27 頁)。
所有洛倫茲變換的集合被稱為非均勻洛倫茲群或龐加萊群。類似地,
的洛倫茲變換集合被稱為均勻洛倫茲群。透過附加要求限制變換
 |
(10)
|
和
 |
(11)
|
其中
表示張量行列式,給出真非均勻和真均勻洛倫茲群。
任何真均勻洛倫茲變換都可以表示為所謂的 boost 和 rotation 的乘積。
另請參見
四維向量,
雙曲旋轉,
洛倫茲群,
洛倫茲張量,
龐加萊群,
龐加萊變換
此條目由 Christopher Stover 貢獻
使用 探索
參考文獻
Fraundorf, P. "Accel-1D: Frame-Dependent Relativity at UM-StL." http://www.umsl.edu/~fraundor/a1toc.html.Griffiths, D. J.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p. 412-414, 1981.Misner, C. W.; Thorne, K. S.; and Wheeler, J. A. Gravitation.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1973.Morse, P. M. and Feshbach, H.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 Four-Vectors, Spinors." §1.7 in Method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Part I. New York: McGraw-Hill, pp. 93-107, 1953.Thorn, C. B. "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Lorentz Invariance and Special Relativity." 83-108, 2012. http://www.phys.ufl.edu/~thorn/homepage/emlectures2.pdf.Weinberg, S. "Lorentz Transformations." §2.1 in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New York: Wiley, pp. 25-29, 1972.在 上引用
洛倫茲變換
請引用為
Stover, Christopher. "洛倫茲變換。" 來自 --沃爾夫勒姆網路資源,由 Eric W. Weisstein 建立。 https://mathworld.tw/LorentzTransformation.html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