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對函式是一個可逆地將 對映到
的函式,其中
表示 非負整數。配對函式自然地出現在證明有理數
和非負整數
的基數相同,即
,其中
被稱為 aleph-0,最初由 Georg Cantor 提出。配對函式也出現在編碼問題中,在這些問題中,整數值的向量需要可逆地摺疊成單個整數值。
| 5 | 15 | 20 | 26 | 33 | 41 | |
| 4 | 10 | 14 | 19 | 25 | 32 | |
| 3 | 6 | 9 | 13 | 18 | 24 | |
| 2 | 3 | 5 | 8 | 12 | 17 | |
| 1 | 1 | 2 | 4 | 7 | 11 | |
| 1 | 2 | 3 | 4 | 5 |
設
|
(1)
|
然後 Hopcroft 和 Ullman(1979,第 169 頁)定義了配對函式
|
(2)
| |||
|
(3)
|
如上表所示,其中 。逆函式可以從以下公式計算得出
|
(4)
| |||
|
(5)
| |||
|
(6)
| |||
|
(7)
|
其中 是向下取整函式。
| 5 | 15 | 22 | 30 | 39 | 49 | 60 | |
| 4 | 10 | 16 | 23 | 31 | 40 | 50 | |
| 3 | 6 | 11 | 17 | 24 | 32 | 41 | |
| 2 | 3 | 7 | 12 | 18 | 25 | 33 | |
| 1 | 1 | 4 | 8 | 13 | 19 | 26 | |
| 0 | 0 | 2 | 5 | 9 | 14 | 20 | |
| 0 | 1 | 2 | 3 | 4 | 5 |
Hopcroft-Ullman 函式可以重新引數化,使得 和
在
中,而不是
中。這個函式被稱為康託函式,由下式給出
|
(8)
|
如上表所示。它的逆函式由下式給出
|
(9)
| |||
|
(10)
| |||
|
(11)
|
Fueter 和 Pólya 的一個定理指出,康托爾配對函式和 Hopcroft 與 Ullman 的變體是唯一具有實值係數的二次函式,可以將 可逆地對映到
(Stein 1999, pp. 448-452)。
| 11 | 20 | 24 | 33 | 41 | |
| 10 | 12 | 19 | 25 | 32 | |
| 4 | 9 | 13 | 18 | 26 | |
| 3 | 5 | 8 | 14 | 17 | |
| 1 | 2 | 6 | 7 | 15 |
| 17 | 18 | 19 | 20 | 21 | |
| 16 | 15 | 14 | 13 | 22 | |
| 5 | 6 | 7 | 12 | 23 | |
| 4 | 3 | 8 | 11 | 24 | |
| 1 | 2 | 9 | 10 | 25 |
Stein (1999) 提出了兩種迴文式(“牛耕式”)變體,如上所示,但沒有給出明確的公式。
| 7 | 42 | 43 | 46 | 47 | 58 | 59 | 62 | 63 | |
| 6 | 40 | 41 | 44 | 45 | 56 | 57 | 60 | 61 | |
| 5 | 34 | 35 | 38 | 39 | 50 | 51 | 54 | 55 | |
| 4 | 32 | 33 | 36 | 37 | 48 | 49 | 52 | 53 | |
| 3 | 10 | 11 | 14 | 15 | 26 | 27 | 30 | 31 | |
| 2 | 8 | 9 | 12 | 13 | 24 | 25 | 28 | 29 | |
| 1 | 2 | 3 | 6 | 7 | 18 | 19 | 22 | 23 | |
| 0 | 0 | 1 | 4 | 5 | 16 | 17 | 20 | 21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還有其他定義配對函式的方法。例如,Pigeon(2001,第 115 頁)提出了一個基於位交織的配對函式。這個“按位”配對函式,如上所示,定義為
|
(12)
|
其中 (和
)是
(或
)的最低有效位,
是連線運算子,符號
是空位字串
要配對兩個以上的數字,可以使用配對的配對。例如, 可以定義為
或
,但
應定義為
,以最小化由此產生的數字的大小。一般的方案是
|
(13)
| |||
|
(14)
| |||
|
(15)
| |||
|
(16)
| |||
|
(17)
|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