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角形
的每條高的垂足
,
, 和
出發,作垂直於鄰邊的直線,如上圖所示。然後,點
,
,
,
,
, 和
共圓,且透過這些點的圓稱為泰勒圓。這裡,線段
,
, 和
分別反平行於邊
,
, 和
。
此外,圖形
和
相似,其中
是
的垂心,線段
平行於
,且線段
平分
和
。
如果
是參考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則
 |
(1)
|
另外,如果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則這也等於
 |
(2)
|
(Johnson 1929, 第 277 頁)。
泰勒圓具有圓函式
 |
(3)
|
這對應於 Kimberling 中心
。 圓心具有三線座標函式
 |
(4)
|
這是 Kimberling 中心
,是參考三角形的垂心三角形的 Spieker 圓的圓心 (Johnson 1929, 第 277 頁),並被稱為泰勒中心。
泰勒圓的半徑由下式給出
 |
(5)
|
沒有顯著的三角形中心位於泰勒圓上。
泰勒圓是引數為
 |
(6)
|
在泰勒圓的構造中得到的圖形滿足許多顯著的性質
1. 從給定高的垂足作出的垂線的垂足與對頂點共圓。
2. 最靠近給定頂點的兩條垂線的垂足與對應邊上的高的垂足共圓。
3. 最靠近給定頂點的兩條垂線的垂足與該頂點以及垂線的交點共圓。
4. 透過垂心和給定邊上垂線的垂足的三個圓,兩兩沿高線相交。
前三條性質源於 ∠PQR=90 度等價於 Q 位於以
為直徑的圓上這一事實,而第四條性質源於三個圓的兩兩根軸的共點性(這三個圓是兩個透過垂心和給定邊上垂線的垂足的圓,以及泰勒圓)。
另請參閱
泰勒中心,
Tucker 圓
此條目的部分內容由 Darij Grinberg 貢獻
使用 探索
參考文獻
Altshiller-Court, N. College Geometry: A Second Course in Plane Geometry for Colleges and Normal Schools, 2nd ed., rev. enl. New York: Barnes and Noble, 1952.Casey, J. "Lemoine's, Tucker's, and Taylor's Circle." Supp. Ch. §3 in A Sequel to the First Six Books of the Elements of Euclid, Containing an Easy Introduction to Modern Geometry with Numerous Examples, 5th ed., rev. enl. Dublin: Hodges, Figgis, & Co., pp. 179-189, 1888.Coolidge, J. L. A Treatise on the Geometry of the Circle and Sphere. New York: Chelsea, pp. 71-73, 1971.Gallatly, W. "The Taylor Circle." §165 in The Modern Geometry of the Triangle, 2nd ed. London: Hodgson, pp. 118-119, 1913.Johnson, R. A. Modern Geometry: 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the Geometry of the Triangle and the Circle.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p. 277, 1929.Kimberling, C. "Triangle Centers and Central Triangles." Congr. Numer. 129, 1-295, 1998.Lachlan, R. 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Modern Pure Geometry. London: Macmillian, p. 78, 1893.Taylor, H. M. Proc. London Math. Soc. 15.在 中被引用
泰勒圓
請這樣引用
Grinberg, Darij 和 Weisstein, Eric W. "泰勒圓。" 來自 Web 資源。 https://mathworld.tw/TaylorCircle.html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