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arch

斯坦利定理


斯坦利定理指出,一個正整數的所有無序分割中出現的 1 的總數,等於這些分割中不同成員的數量之和。R. P. 斯坦利在 1972 年發現了有時被稱為 Elder 定理 的推廣,並將其提交給美國數學月刊的“問題與解答”部分,但遭到拒絕,並附有簡潔的評論“有點太容易了,只使用了標準的論證”,據推測是因為編輯們不理解問題的實際陳述和解決方案(Stanley 2004)。因此,k=1 的結果最初作為 Cohen (1978) 中的問題 3.75 發表,此前 Cohen 從斯坦利那裡得知了該結果。因此,k=1 的情況有時被稱為“斯坦利定理”。

作為該定理的一個例子,請注意 5 的分割為 {5}{4,1}{3,2}{3,1,1}{2,2,1}{2,1,1,1}{1,1,1,1,1}。此列表中共有 0+1+0+2+1+3+5=12 個 1,這等於每個分割中唯一項的數量之和:1+2+2+2+2+2+1=12

對於 n=1、2、3、... 的所有分割中出現的 1 的數量為 1、2、4、7、12、19、30、45、67、...(OEIS A000070)。該序列的第 n 項也等於 sum_(k=0)^(n-1)P(k),其中 P(k)分割函式 P


另請參閱

Elder 定理, 分割

使用 探索

參考文獻

Cohen, D. I. A. 組合理論的基本技巧。 New York: Wiley and Sons, 1978.Honsberger, R. 數學瑰寶 III。 Washington, DC: Math. Assoc. Amer, pp. 6-8, 1985.Sloane, N. J. A. 序列 A000070/M1054,出自“整數序列線上百科全書”。Stanley, R. P. 練習 1.26,出自列舉組合學,卷 1。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59, 1999.Stanley, R. P. “列舉組合學 卷 1,第二版勘誤和增補。” 修訂於 2004 年 2 月 13 日。 http://www-math.mit.edu/~rstan/ec/newerr.ps.

在 中被引用

斯坦利定理

引用為

Weisstein, Eric W. “斯坦利定理。” 來自 Web 資源。 https://mathworld.tw/StanleysTheorem.html

主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