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earch

頭條新聞


彼得·拉克斯榮獲 2005 年阿貝爾獎

作者:Eric W. Weisstein

2005 年 3 月 18 日——2005 年阿貝爾數學獎已授予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科學研究所的彼得·D·拉克斯。阿貝爾獎是挪威科學文學院設立的數學獎項,旨在紀念尼爾斯·亨利克·阿貝爾(Niels Henrik Abel,1802-1829)誕辰 200 週年。該獎項以諾貝爾獎為藍本,根據奧斯陸大學數學系提出的建議設立,以實現挪威數學家索福斯·李在 19 世紀末提出的請求。阿貝爾獎自 2003 年開始每年頒發。

彼得·拉克斯於 1926 年 5 月 1 日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1941 年,他與父母移民到紐約,並於 1949 年在紐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50 年,拉克斯前往洛斯阿拉莫斯一年,後來在那裡擔任顧問,但到 1951 年,他將紐約大學作為他的學術之家,並在柯朗研究所從事了他的畢生工作(並於 1972 年至 1980 年擔任所長)。拉克斯此前曾因其工作獲得許多榮譽和獎項,包括 1974 年的肖維內獎、1975 年的美國數學會和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的諾伯特·維納獎、1986 年的國家科學獎章、1987 年的沃爾夫獎,以及 1992 年與他人分享美國數學會的斯蒂爾獎。1996 年,拉克斯當選為美國哲學學會會員。拉克斯還是泛函分析、線性代數、微積分和偏微分方程等教科書的作者。

拉克斯因其“對偏微分方程理論和應用以及解的計算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而被授予阿貝爾獎。特別是,拉克斯為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非線性雙曲系統的現代理論奠定了基礎。他構建了顯式解,確定了特別良好行為的系統類別,並研究瞭解在長時間內的行為方式。

拉克斯對孤子、熵和衝擊波的貢獻被認為是開創性的。以他名字命名的眾多方法之一是 Lax 對,它源於他對流體動力學的分析。他的名字與許多重要的數學成果和數值方法有關,包括 Lax-Milgram 定理、Lax 等價定理、Lax-Friedrichs 格式、Lax-Wendroff 格式、Lax 熵條件和 Lax-Levermore 理論。

之前的阿貝爾獎獲得者包括 2003 年的讓-皮埃爾·塞爾,以及 2004 年的邁克爾·弗朗西斯·阿蒂亞爵士和伊澤多爾·M·辛格。

參考文獻

阿貝爾獎。 http://www.abelprisen.no/en

2005 年阿貝爾獎。新聞稿和傳記。 http://www.abelprisen.no/en/prisvinnere/2005/documents/abelprize_2005_EN.pdf

Jackson, A. “挪威設立阿貝爾數學獎。” Not. Amer. Math. Soc. 49, 39-40, 2002.